第(2/3)页 如果不出意外,明年四月的《科幻世界》上,会刊登一篇名叫《纸器时代》的校园科幻作品,作者姜春龙,是津门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。 大概是同为学生身份引发的共鸣,李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一直孜孜不倦的向《科幻世界》投稿,期望能够满足自己渺小的虚荣心。 虽然李源的垃圾稿件从来没被选用过,但这并不妨碍他把姜春龙视作创作路上的引路石,然而讽刺的是,直到上大学后,他才知道那篇小说是剽窃作品,原作者实际上是老牌童话作家郑渊洁…… 姜春龙无疑是会抄的,不过和新概念炮制的一些作家比起来,他的手段实在不值一提。 想到这里,李源突然压抑不住心中的恶趣味。 和尚摸得,我摸不得? …… 摸尼姑脑袋,也要讲究手法。 什么样的文章适合拿去参赛呢? 李源答曰:哗众取宠。 他拿出纸笔,认真的在稿纸上写下标题——《一条疯狗》。 …… 短文一蹴而就,刚写完就被赵旻抢了过去。 “一个警察打死了一条疯狗,目击者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愤青……” 故事不长,赵旻很快读完,笑得前仰后合。 “哈哈哈,你怎么想出来的?” “不好意思啊,我是抄的。” “哎?是吗?从哪抄来的?” 李源没有回答她,他总不能告诉她这种段子在后世都烂大街了吧。 赵旻笑够了,问道:“你就准备拿它去参赛?” “不行吗?” “不是不行,不过连一句名言都没有,评委能看得上吗?” 赵旻的观点代表了当代“文化人”对文学的普遍态度。 九十年代的文艺圈,文艺装逼范很吃香,一个作者如果不会扯几句尼采萨特黑格尔,那是没教养的体现,就连国民岳父不是也把钱钟书他老人家反反复复消费了好些年? 和号称博览群书实际更擅长开车的某人不同,李源是真的读过很多书,或者更确切的说,真的装过很多逼。 如果真的冲着奖项去,他也不介意把文章写的花团锦簇,不过他的目标已经变了,恶心人才是最重要的事。 …… 当然,能得奖就更好了。 首届作文大赛迷雾重重,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,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代选手屈指可数,评委们要等到效果出来,才会把自己的儿女塞进参赛名单里。 即便如此,如果没人帮忙,李源别说拿奖,连初试都赶不上。 找谁帮忙好呢? 关学道首先被排除掉。他或许有人脉,但是肯定不会陪着李源胡闹。 乔若男呢?李源觉得如果提出来,她应该会帮忙,但是潜意识里并不想拿这种事麻烦她。 思前想后,一个人选出现在李源脑海里。 …… “咚咚咚……” “请进。” 李源推开校长室的门,发现老校长李鸿飞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