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六十七章 见龙卸甲(二)-《天生韩信》
第(2/3)页
此时天下明眼人都已经看出,这不过是为了韩信登基前造势而已。
果不出其然。初平二年三年三月,彗星三见,咸阳西北起苍白气三道,长二十丈,趋东散。第二日早朝,有博士郑纶上表曰天生异象,乃是除旧换新之兆,嬴氏立国七百余年,至胡亥屠戮宗室,手足相残,如今气数已尽,所立之君不过是旁支血脉。不如仿效尧舜,上应天命,禅位于上将军韩信,以安天下。
此语一出,朝堂顿时哗然,众臣纷纷揣测这是不是韩信授意所为。只有赢可心知肚明,这老头是擅自借机发挥用以邀功,便退回了他的奏表,并且令坐下羽林将他捉拿下狱。
但赢可的此番作为却被群臣误读成了她是在韩信故意做退让的姿态。于是第二日二百余名五百石以上官员齐名上书,请天子仿效尧舜,禅让王位与韩信。
参与上书的官员虽然不到一半,却是占据了秦国各处核心要害部门的主事之职,以丞相公孙弘、御史大夫白庞为首的孟西白等老世族却保持了沉默,既不支持也不反对,等同于默许了韩信对君权的僭越。
更何况秦国以军立国,如果几乎所有的主力大军,八成以上的将军都在边地,仅听从韩信一人号令,咸阳的朝廷若想调动这些边军,都需要经过上将军行辕的同意后才能发出命令。秦国老世族们虽然对韩信取代赢氏略有不满,却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,并非他们能所能阻挡,所幸不发一言。
赢可见群情激涌,恐再推辞会伤了拥戴韩信大臣们的心,便下诏召回韩信,回到咸阳后再作商议。
身在临淄的韩信在收到诏书后,恐咸阳有变,便令蒙石为帅,假节暂代上将军之职统领齐地兵马,以张耳、萧何二人辅之。他自己则带着三千轻骑一路向西疾行,借道中原返回关中。
驻守在荥阳的王泾听闻消息后,立刻会同赵无忌等军中大小四十多名将尉,上书咸阳附议禅让之事,他自己更是将大军托付给赵无忌和张良,亲率数百轻骑与韩信会和,共同返回咸阳以安局势。
同时河北、北地包括齐地和巴蜀的百余名将军都尉纷纷上书,以示支持。秦军的态度一致并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,这支效忠赢氏七百多年的军队,最终选择了放弃他们曾经的主人。
王泾之所以坚持要陪同韩信返回咸阳,是因为他除了军中职务外,还是关中大族王家的家主。王家不同于昙花一现的蒙家,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入秦为官,至今在关中扎根已逾百年,早已经融入老秦人的血脉之中。王家更是先后出了了四位上将军和大将军,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和军中,如今各族族长元老大多都曾受过王翦和王贲的提拔之恩,有王泾出面,对世家的安抚就显得轻松了许多。
初平二年三月十八,出征近半年的上将军韩信终于返回了咸阳。得到消息后,监国公主赢可协同年幼的秦王赢义,领着丞相公孙弘为首的大大小小近千名官员出城五十里,在灞上迎接韩信。咸阳秦人自发跟随前往,竟聚众三十余万,公孙弘迫不得已下只好奏请赢可,让她下令派出咸阳城卫军用以维持秩序,防止有人冲撞了秦王车架。
第(2/3)页